附錄A
(規范性附錄)
廢水K值的測定
由于碘化鉀堿性高錳酸鉀法與重鉻酸鹽法氧化條件不同,對同一樣品的測定值也不相同,而我國的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COD指標是指重鉻酸鹽法的測定結果。通過求出碘化鉀堿性高錳酸鉀法與重鉻酸鹽法間的比值K,可將碘化鉀堿性高錳酸鉀法的測定結果換算成重鉻酸鹽法的CODCr值,來衡量水體的有機物污染狀況。
當該類廢水中氯離子濃度高至重鉻酸鹽法無法測定時,使用廢水中主要還原性物質(例如,油氣田廢水主要是原油和破乳劑)來測定。
A1 K值的求得
分別用重鉻酸鹽法和碘化鉀堿性高錳酸鉀法測定有代表性的廢水樣品(或主要污染物質)的需氧量O1、O2,確定該類廢水的K值,按下式計算。
K= O2∕O1…………………………………………………………(3)
= SOD2∕ SOD1
若水樣中含有幾種還原性物質,則取它們的加權平均K值作為水樣的K值。
A2 用該類廢水的K值換算廢水樣品的化學需氧量
CODCr = CODOH.KI∕K……………………………………………(4)
附 錄 B
注 意 事 項
B1 當水樣中含有懸浮物質時,搖勻后分取。
B2 水浴加熱完畢后,溶液仍應保持淡紅色,如變淺或全部褪去,說明高錳酸鉀的用量不夠。此時,應將水樣再稀釋后測定。
B3 若水樣中含鐵,在加入1+5硫酸酸化前,加30% 氟化鉀溶液去除。若水樣中不含鐵,可不加30% 氟化鉀溶液。
B4 亞硝酸鹽只有在酸性條件下才被氧化,在加入1+5硫酸前,先加入4% *溶液將其分解。若樣品中不存在亞硝酸鹽,可不加*溶液。
B5 以淀粉作指示劑時,應先用硫代硫酸鈉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淺黃色后,再加入淀粉溶液,繼續用硫代硫酸鈉溶液滴定至藍色恰好消失,即為終點。淀粉指示劑不得過早加入。滴定近終點時,應輕輕搖動。
B6 淀粉指示劑應用新鮮配置的,若放置過久,則與I2形成的絡合物不呈藍色而呈紫色或紅色,這種紅紫色絡合物在用硫代硫酸鈉滴定時褪色慢,終點不敏銳,有時甚至看不見顯色效果。